——记中国航信运行中心系统操作部高级事件应急工程师祁磊
□中国民航报记者 肇茜
中国航信向来被称为中国民航的“神经系统”,肩负着确保民航信息系统安全、稳定运行的重任。在初春季节里,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大街的中国航信大楼,采访中国航信运行中心系统操作部高级事件应急工程师祁磊,揭开民航“神经系统”守护者的神秘面纱。
守护:
7×24小时的不间断值守
信息技术听起来很“高大上”,其中的许多门道外行人很难摸清。比如,中国航信运行中心的主要工作分为“一线”和“二线”两部分。大体来说,“一线”的工作主要是运行维护、应急处理,而“二线”则主要负责提供技术支持。祁磊所属的操作部是一线部门,主要负责7×24小时值班,维护主机正常运行,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。
今年39岁的祁磊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,1998年毕业后进入中国航信工作,已经算是操作部“元老”级的人物了。为了全年无间断地保障系统安全,操作部的工作人员分为4组轮流值班,白班从9时到17时30分,夜班从17时30分到第二天9时。组员们的工作和生活以4天为一个周期,上1个白班和1个夜班再休息2天,如此循环往复。
“这种周而复始倒班的工作性质,让我们没有了工作日或者节假日的概念。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在值班室里专注地跟机器、跟监控设备打交道,一坐就是8个小时、10个小时,跟外界的沟通比较少。”祁磊说。从2003年起,祁磊开始担任值班组组长。十几年来,他成为了4组人中农历除夕值班次数最多的人,大概有六七个农历除夕都是在机房里度过的。
“长时间的值班、倒班会带来一些问题。从生理上讲,总是值夜班,精神还要保持高度集中,时刻关注系统是否正常,对人的身体会有一定损害。从心理上讲,这种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会让人产生压力无处释放的感觉。因此,我们整个团队的成员基本都患有常年夜班导致的神经衰弱,下了夜班回家以后也睡不好,为了保证中国航信的长时间安全运行付出了很多。”祁磊的直接领导、中国航信运行中心系统操作部经理吕建如是说。
而就是在这种压力下,祁磊一干就是16年。“值完夜班以后最怕接电话,因为如果接到了单位的电话,就说明昨晚的工作没做好。而每到节假日别人放假的时候,往往是我们安全级别提升的时候。作为组长必须打起精神,确保不出纰漏”。工作虽然辛苦,但所幸家人十分支持。“只是有时候女儿有抱怨,过节老不在家,陪她的时间很少。好不容易休息两天,也是在家里睡觉。这么多年,开家长会、接送孩子上下学都是我老婆做的”。在祁磊貌似轻描淡写的言语中,包含着对家人的愧疚。
应急:
时刻准备应对突发问题
系统永远不会提前告诉你它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样的问题。因此,作为一名应急工程师,临危不乱、沉着冷静是祁磊必备的素质。“我在值班时也遇到过系统崩溃的情况。作为组长,最需要的就是冷静。屏幕在哗哗地滚动,敲出来的指令连我自己都没看清楚,就滚动下去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已经没有时间向二线技术部门求助了,只能靠自己的判断和对流程的熟悉程度进行处理。此外,我们系统出的问题很多都是全球首发,没有什么经验可参照,只能根据自己对已有信息的把握和对整个流程的熟悉,来确保不出问题。”
一旦系统出现问题,祁磊和他的团队就要对事件作出分析,向二线和研发部门提供当时的情况。而这些工作经常是在下夜班之后加班完成的。在积累了许多应急经验之后,近几年,祁磊开始编写一些关于应急演练的文档,对公司的应急演练体系进行维护,组织开展公司每年例行的应急演练。
“应急演练乍一听觉得工作量不大,但实际上演练中需要不断更新系统,不断发现问题,找出解决办法,再反过来针对体系打补丁、做修改,要做到周密很难。祁磊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。”吕建对于祁磊这名老员工褒奖有加。
目前,中国航信除了在北京东四的主系统外,还在三里屯建设了一套灾备系统,并且正在嘉兴建设异地灾备系统。每年,中国航信都会进行一次大型应急演练,模拟东四主机房完全停止运行的极端情况,启动三里屯的灾备系统。“我每年最忙的时间就是7月、12月两次灾备演练。这两次大型演练,需要模拟地将公司所有核心系统都切换到三里屯去。从年初开始,我就要为演练作准备,还要跟二线研发部门沟通。做一次灾备切换需要一天的时间,但是这一个月都要围绕着这一件事忙活。”祁磊说。
灾备切换涉及的人和部门很多,是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,可以做一些平时不能做的练习。在演练的同时,祁磊还会帮助新老员工分析演练中出现的问题是怎么发生的,讲解相关知识,并对演练文档进行维护。
传承:
当好“80万禁军教头”
中国航信的青年员工很多,全体员工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。因此,以老带新、培训新员工是很重要的工作。“像祁磊这种干了这么多年的老员工很难得,经验丰富,并且愿意把经验分享给年轻人,是我们的‘80万禁军教头’。”吕建介绍说。
由于一线的工作覆盖面比较广,中国航信运行中心的新员工一般都要到一线走一圈,经过一系列培训后再分配到其他部门。“几乎所有新人进公司时都要经过我的培训,所以现在我们楼里的这些年轻人基本上都认识我。”祁磊略显自豪地笑着说。
“祁工讲课很生动、很全面,我们都喜欢听。他平时也没什么架子,喜欢调侃人,特别容易把距离拉近。所以,我们完全没有代沟,关系特好。”2012年入职、今年刚刚25岁的小伙子朱杰峰说,“祁工也当过我的组长。只要有他在,不管系统出现什么紧急情况,我们心里都很踏实,因为祁工一定能够解决问题。”
“他是偶像级人物,是实力派!”2006年入职的小伙子王鹏程如此评价祁磊,“踏实可靠、任劳任怨、无私奉献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。他每次备课都很认真,能够准确地指出每个人的问题,是一个能力技术很强的人。”
“我喜欢跟人打交道,也喜欢年轻人的东西,跟他们有的聊。这些年轻人也都不叫我‘师父’,我们一般都是兄弟相称。”祁磊说。
祁磊是一个幽默的老师,讲课形式丰富多样,上他的课一般没人睡觉。对于不爱听课的员工,他会采用边工作边教学的方式,很有耐心。“其实我性格很急,连我女儿都教育不了。但是工作跟生活不一样,我一进入机房就会进入工作状态,一定要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”。
虽然机房中的工作有些枯燥,但祁磊是个乐天派,总是能给自己找到乐趣。他说:“我们这个团队是很单纯、很团结的团队,平时相处特别平等、融洽。工作虽然辛苦,但是也有很多乐趣。我觉得做什么事一定要做得愉快,要相信明天会更好。”
(本文刊登于2014年4月9日《中国民航报》)